目前分類:病因病理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板機指」多數是手指彎曲動作太過頻繁、時間長及過度出力引起,這些情況讓手掌內側掌指關節處的肌腱,不斷摩擦韌帶,而造成發炎、腫脹。


   早上醒來突然發現自己的拇指出現狀況,想要伸直,但就像被什麼卡住了一樣,勉強彎曲則疼痛不已,這下糟了,每天得做家事完全動彈不得;即是罹患「板機指」。


手指伸直就卡住且疼痛

  「板機指」正式的學名是「手指屈肌腱的狹窄性肌腱鞘炎」,通常是由於包覆在手指肌腱外圍的腱鞘的第一個環狀帶狹窄所造成。

   多數的「板機指」是因為手指彎曲動作太過頻繁、時間長及過度出力引起,這些情況讓手掌內側掌指關節處的肌腱,不斷摩擦韌帶而造成發炎、腫脹;當手指進行彎曲、伸直等動作時,由於腫脹發炎的肌腱,容易在掌指關節部位卡住,於是產生手指彎曲後,伸不直或是伸直之後無法彎曲的狀況,甚至手指進行伸展動作時還會發出「喀」一聲,因此叫做「板機指」。

不少患者也會合併「媽媽手」或是「腕隧道症候群」。


   其實不只是媽媽們,常用電腦上班族也是容易罹患「板機指」的族群,有些人還會在半夜因為手指無法伸直而痛醒,雖然不是嚴重疾病,但卻非常令人困擾。


   「板機指」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大拇指,但其他手指也可能發生,在門診上的患者通常會發現,在手掌內側的掌指關節處可以摸到突起的結節,觸壓也會有疼痛感,而當手指伸直就會有疼痛、卡住的情況,多數的「板機指」是後天造成的,但也有少數是先天性或與糖尿病等有關係。


   不少罹患「板機指」的民眾會因為害怕疼痛感,不然就是擔心彎曲動作會讓手指卡住,導致愈來愈不敢活動,如此長時間下來,反而會讓情況惡化;另外,也有一種是相反的狀況,就是怕愈不動手指會不靈活,於是刻意去轉動手指或是不斷做伸展或彎曲的動作,這樣也會讓原有的患部形成發炎狀態。

因此,要有正確的判斷,並做最正確的診斷以及治療。


依照臨床症狀與經驗,即可判斷病患是否為「板機指」。


避免高頻率、長時間的動作

   不管是否罹患「板機指」,生活中的預防及改善方法都相同,就是要避免高頻率、長時間使用以及出力大的手指動作,如果不斷用拇指按電腦鍵盤、做家事的固定用力姿勢、打球長時間緊握球拍等這些生活中不經意的動作都要注意;如果已經有輕微症狀,可先做一些步驟改善不適,比方早晚將患部浸泡熱水,之後進行和緩的拉筋動作,這對於緩解症狀有很好的幫助。
 
   其實不論是「板機指」,還是發生於手腕處的「滑液囊腫」,病因都是相同的,只是發生的部位不同,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過度使用局部肌肉,以正確的拉筋方法訓練肌腱,如此就可以避免板機指上身。

■天生的板機指

   有些嬰兒一出生,兩手的拇指關節呈屈曲狀,如果將手指扳開,則會感到有阻力,扳開之後鬆手,則會再彎回來,這就是嬰兒常見的「屈指肌腱攣縮症」,部分與遺傳有關係,不過父母不用太過擔心,30%的「先天性板機指」在1歲之前會自然好轉。

   此外,並不建議做手術,因為剛出生的小嬰兒,神經、血管等構造細小不易辨認,手術傷到組織的機會較高,可以先觀察症狀有沒有改善,如果沒有改善,等1歲之後再做評估。

■拉筋的方法

   拉筋就是做手指或手腕肌腱的伸展動作,用手心向外的方式(像手心往外推的樣子),以健康的手握住患部的手指,向後壓至緊繃狀態,維持5~10秒後,再慢慢彎曲手指至手掌心內,同樣維持5~10秒,如此重複進行5~10次。

每天都可以做拉筋動作,能強化肌腱並使肌腱更有彈性,降低受傷機率。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或「粘黏性肩關節囊炎」。由上述的名稱可知此病主要的問題是肩關節囊的慢性發炎而導致粘黏,常發生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的症狀是關節疼痛、攣縮、僵硬,好像冰凍一樣。患者常抱怨穿衣、洗澡、做家事、拉公車吊環...等均有困難。平常側睡時若患側肩膀在下方也會痛得無法入眠。臨床檢查可發現患者肩膀的主動(自己抬舉)及被動(由別人或另一手協助抬舉)活動範圍均有或多或少的受限,其嚴重度因人而異。大多數的患者肩關節內轉(手放下背)、外展(側面抬高)、外旋(手放後腦)及前舉均會有問題。壓痛感通常不明顯,除非患者合併肌腱炎或滑液囊炎等病變。除了上述症狀之外,患者也常會有肌肉無力、萎縮的現象。X光或超音波檢查通常沒有什麼特別變化。

 

   五十肩可區別為原發性五十肩及次發性五十肩。所謂「原發性」就是沒有特別原因或原因不明。另一種是次發性五十肩,即因某特殊原因而導致五十肩,如肌腱炎、肱骨骨折或脫臼、腦中風、關節炎、心肌梗塞、開胸手術或乳癌手術等。基本上任何原因造成肩膀不適後,患者會自動地或下意識減少肩膀的活動,久而久之,肩關節囊便會粘黏、僵硬。根據調查研究,五十肩的發生率約占全人口的2%至3%,而糖尿病患者更高達10%至20%。

 

   五十肩的治療最重要的是使用適當的關節運動、牽張運動及關節鬆動術,來撐開粘黏的關節囊,以改善關節活動度及功能。在施行運動治療之前,可先使用熱敷、短波、超音波、干擾波等,亦可推拿改善關節囊、肌肉、肌腱、韌帶等的延展性。讓肩關節的活動度變大,加以外敷青草藥膏即能達到消炎止痛之效,即能漸漸康復。

 

>鐘擺運動︰雙膝微彎,一前一後,彎曲上半身且前後擺動,肩膀下垂(亦可抓握啞鈴增加重

                量),隨身體自然前後擺動。亦可雙膝並立,身體與手臂同時左右擺動。

>爬牆運動︰面壁直立,肩膀向前上方抬舉至最高點且觸摸牆壁,身體逐漸接近牆壁,手指往

                上作爬牆運動。亦可作側面爬牆運動。

>肩膀牽張運動︰雙手握手杖、棍子或毛巾,利用好手帶動壞手作牽張運動。

 

一、平時抬舉重物,如買菜、購物、倒垃圾、搬家、提行李...等須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超出肌肉、肌腱的負荷能力。

二、運動時過度抬肩(超過90度外展)的動作,如投擲、游泳、舉重、球類運動...等,需維持安全的範圍,次數不宜太多,以免造成旋轉袖與滑液囊的壓迫。

三、一旦發生肌腱炎或其他原因之肩痛應儘早就醫,並須注意每日作幾次全範圍的關節活動,以免演變成五十肩。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落枕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一、原因
「 落枕」又稱「失枕」,在臨床症狀上,是以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以致轉動失異為主要症狀,如頸部的活動功能受限,斜頸、頸項部強硬,常以頸項部一側的斜方肌或胸鎖乳突肌,及肩胛提肌的僵硬疼痛為甚。有時亦可見於雙側,頭部被迫採取強制性體位,不能自由旋轉,向後看時需要整個身體與頭部一起旋轉。嚴重時,疼痛可以向頸肩部或是一側的上臂放射。頭部處於強制性體位,患者頭部向患側傾斜,下頜轉向健側,頭向健側旋轉時,可牽拉受損的肌肉而疼痛加劇,頭部俯仰亦有困難。若雙側發生則頭項處於曲屈位,後伸、後仰功能受限,疼痛加劇。   

「落枕」是枕部的常見病,多由於體質虛弱或過度勞累,如經常伏案低頭的工作者,因頸項部的肌肉,尤以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長時間被牽張而導致勞損,或損傷的累積作用機理基礎下,加上外在的誘發因素,如熟睡時姿式不良或枕頭高低、軟硬不適,側臥時枕頭過低或過硬,使頸部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導致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過度伸展,以致發生痙攣,(主要為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一、發生原因:
1. 睡覺時因睡得太沈而發生,睡眠時身體會因疲勞而沒有轉身,因此把頸椎固定在同一個姿勢太久,所造成的肌肉酸痛現象。
2. 運動前的熱身操做的不夠;運動時所做的動作超過能力極限,或因肌肉不協調、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而造成。此病症通常發生在跑步者或三鐵運動者身上,也可能發生在車禍中突然煞車造成頸部抽鞭運動,使斜方肌和胸鎖骨乳突肌受傷。

二、症狀:脖子無法正常轉動。

三、緊急處理:熱敷。

四、治療方式:
中醫:熱敷之後進行推拿、電療,運用向量干擾儀治療或是針灸。

中醫認為,若受到風、寒、濕三種邪氣所侵襲,尤其是在溫差大的時候受風寒,或是因為長期的勞傷,使血液循環不良,就容易使得頸部發炎疼痛,也就是俗稱的落枕。通常是因為頸部肌肉伸展時間過久,使得頸部肌肉痙攣,包括肩頸側的斜方肌、肩胛肌、胸索乳突肌等肩頸肌肉受到壓迫,或是頸部瞬間的動作,而產生肌腱拉傷或扭傷,如突然緊急煞車、亂甩頭等因素。

五、治療時間:
快的話2─3小時即可恢復正常,慢則需1週。
 
六、注意事項:

矯正姿勢是預防落枕的好方法,除了平時做頸肩部保健操,避免頸部直接吹到風,更不要久坐或在車上或沙發上睡覺,平時少吃冰品,油膩及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太過操勞。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背肌泛指位於脊椎後側的肌肉,除了維持人體姿勢最重要的豎脊肌spinal erectors 之外,尚包含闊背肌、斜方肌、腰方肌…等等。這些肌群提供脊椎後側支撐的力量,尤其在運動的時候,扮演穩定及協調的重要角色。因此,當背肌拉傷時,往往造成相當程度的功能障礙,例如:無法繼續於運動場上競賽,或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背肌拉傷的因素:

l   運動前未確實熱身,背部肌肉未完全伸展開來。

l   不純熟的技術、不協調動作導致肌肉急速的收縮,造成肌纖維受到拉扯而撕裂。

l   活動內容超乎背部肌肉能力所及,背部肌肉承受不了壓力而拉傷。

l   運動時精神狀態緊繃,肌肉無法完全放鬆。

處理原則:

l   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活動前後應針對背部肌群加強伸展。

l   急性疼痛應休息,首重消腫去瘀,外敷中藥或物理治療可積極介入處理症狀。

l   拉傷的背肌若產生深部疤痕組織,應儘速處理以免留下後遺症。

強化背部肌群協調穩定能力,降低日後再次受傷的可能性。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因:發生腰閃傷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運動前的熱身做得不夠;或是抬重物時的準備動作不足,導致身體重心失去平衡。
    

    症狀:
1. 嚴重者閃到腰之後會造成椎間盤突出,卡壓到腰椎神經,造成抽痛,甚至擴散到腿部,形成腰腿部酸抽痛,站立困難。
2. 輕微者即是背部脊椎的韌帶、肌肉扭、拉傷,造成局部疼痛,或作某一姿勢時,會感覺疼痛,但是可以站立。
    從中醫角度來看,腎臟較虛者易閃到腰,除了體質虛,平時運動量少、年齡大、常熬夜,且腰椎曾受傷或有椎間盤突出等症狀,也是「急性腰扭傷」高危險群。

    體質虛者之所以易閃到腰,主要是肌肉強度不夠、協調性不佳,能做的動作自然有限,此時如果搬重物,肌肉當然易受傷,加上關節穩定度較弱,更增加動作的不穩定。

    其次,平時運動量少,會使肌肉無力、萎縮、緊繃,關節穩定度下降。而隨著年紀增長,人體各項身體功能逐漸退化,靈活度自然變小,尤其又有骨質疏鬆、循環障礙等問題,掌管腰與腿的腎臟一虛弱,腰扭傷的狀態更為常見。   

    另外,做動作當下的身體狀況也會影響扭傷與否,例如:有人平時可背50公斤的重物,但突然一個動作導致肌肉緊繃,或壓力過大,關節一下子不靈活,也易閃到腰。曾看過一名32歲的快遞人員,平時搬重物都沒事,某日彎腰撿東西,一拉起身就閃到腰,走路或變換姿勢,腰部就劇痛。

   

   造成急性腰扭傷的原因有三種﹕
1.
突然發生外力,肌肉無法防止外力衝擊而損傷,如失足跌倒。
2.因姿勢不良,肌肉處於疲勞狀態,雖然外力不大,但肌肉的保護作用沒有發揮,以致韌帶拉傷,如坐太久突然站起來。

3.受力的大小超過肌肉本身承擔的力量,造成肌肉韌帶的拉傷。

    急性腰扭傷,就是所謂的閃到腰,男性容易發病。發生的原因都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以及椎間盤承受超過負荷的活動,引發腰背及臀部的急性疼痛。

    急性腰扭傷的臨床特點就是突然的腰背劇痛,身體會保持在一個特定的固定姿勢以減輕疼痛,有時身體會側彎,這是為了減輕肌肉扭傷或撕裂所引發的疼痛,以及減輕神經的刺激與壓迫,嚴重的身體都不能做任何動作,一動就劇烈疼痛,甚至覺得使不上力,需要人攙扶,臥床時連翻身都很困難,更別說起床了,有時連走路都沒辦法,休息後不一定能緩解,做任何動作都必須像機器人般僵硬不靈活,可能會出現壓痛點,腰部兩旁的肌肉及大腿肌肉痙攣,有的人會有放射性疼痛傳導到臀部、大腿等股後皮神經及坐骨神經分布區。腰扭傷發生後,一般都會立即感到腰薦部劇烈疼痛,有的會先隱隱作痛然後慢慢加劇最後爆發一發不可收拾,若此時咳嗽、打噴嚏及腹部用力,疼動會加劇。

    急性腰扭傷的治療,一般而言,臥床休息是最優先的,但要睡在硬板子上,如果還不能緩解,可以考慮中醫或西醫治療,不論中西醫都是症狀治療為優先,但是中醫的好處就是可以內服中藥強壯筋骨,減少復發的機會,因為在我們中醫的觀點,任何毛病會發病,必有潛在因子,所謂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中醫治療:

1.         按摩力道最好柔和,大面積性的按摩,也可以拔罐。

2.          外敷止痛藥膏。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腳踝扭傷Ankle Sprain為急性運動傷害的種類裡面最常見的一種,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一般大家所形容不小心『翻腳刀』的受傷機制之外,也常發生於運動員的激烈運動過程中。

 

腳踝扭傷的程度一般可分為三級

           輕度: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會有疼痛感,外觀沒有明顯的改變。

               中度: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

           重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的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腳踝扭傷的緊急處理原則: 

重度腳踝扭傷(韌帶斷裂)應妥善固定後儘速送醫,評估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輕度及中度腳踝扭傷應遵循PRICE之初步處理原則後儘速就醫: 

Protection:保護,確認四周環境的安性,並對損傷情況做初步判斷與處置 ( 確認是否有脫臼或骨折 ),避免意 

           外的第二次傷害,若是方便移動,可以移到陰涼處。

Rest:休息,這時候就不要在勉強上場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Ice:冰敷,一開始可以讓血管收縮使出血減少,也就不會那麼腫了;同時,根據門閥理論,冷的感覺可以抑制痛的感覺,也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

Compression:壓迫,利用冰敷袋壓迫在出血點,可以減少出血量,達到止血的效果。

        Elevation:提高患部,讓血液回到心臟,減少患部的血液,達到止血消腫的功效。

《摘自:力邁衛教資訊網 http://painless.idv.tw/sportinjury/index1-1.htm》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穴道,這些穴道串成一條線,就叫做經絡,分別由手腳通往我們的器官,這些經絡如果阻塞不通,就會造成身體病變。

經絡阻塞,在穴道上會產生顆粒狀的節結,稱為氣結,按摩到會有疼痛感,氣結縮小或消失,身體就會變好。怎麼消除氣結呢?當然就是要做經絡按摩!

 

什麼是經絡按摩?

我們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穴道,這些穴道串成一條線,就叫做經絡,分別由手腳通往我們的器官。乳房上分布11條經絡分別是:心經、心包經、肺經、肝經、膽經、脾經、胃經、沖經、任經、陰維經等,這些經絡如果阻塞不通,就會造成身體病變。

 

按摩經絡時會推到氣結,氣結是在皮膚哪一層呢?氣結多久才會消掉呢 ?

氣是經由經絡來傳導、所以氣是在經絡中氣結可以經由按摩、刮痧、針灸、等等方法疏通

要看情況而定例如受傷或感覺到痛的時間有多久,所謂"病向淺中醫" 長年的病痛剛剛發現的病痛治療時間當然不會一樣…所以你要詢問對方不舒服或感覺痛有多久

才能答覆多久才能消除"氣結"但是持之以恆的治療是一定可以消除氣結

 

打通的經絡

在西醫的氣結是(一氧化碳的積體)無法代謝

 

氣結也是缺氧

它的形成和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都有關係,若你喜食高熱量、高油脂等然後不愛運動、會造成循環代謝降低就會產生氣結、因細胞含氧量不足、另外跌倒撞傷、岔氣,喜食冰、姿勢不良也會產生瘀結、氣結基本上來說,就是血液循環不良,唯一的根治方法除了要由本身的個人習慣與生理時鐘方面調整外,有空時還是要中醫院請推拿師或懂經絡的經絡師幫你做疏導、理經,將氣結的部分推開,這樣才能夠完全康復

 

預防

應平時調暢情志,勿使情緒起伏過大、控制飲食,勿貪食辛辣、肥膩、刺激之物,以清淡均衡為主,少鹽少油之日常生活養生做起,自然氣機舒暢無礙。

妙手回春整復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